四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
(一)优化学科专业结构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,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,改造传统专业,增设新兴专业,加大应用类专业比例;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学科专业体系以及招生、培养、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建立专业评估和专业淘汰机制。连续三年学生报考率低于60%的或者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%的专业或者连续三年学生转专业数达到60%以上的专业,减少招生直至停招。加大现有专业建设力度,注重质量,强化特色,逐步建成一批应用性突出、特色鲜明、优势显著的品牌专业,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。
(二)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多层面、多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开展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修(制)订工作;继续深化“顶岗支教、置换培训”工作,与“国培计划”相结合,探索建立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培养的教师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;探索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,推进非师范生“进工厂、上一线”的非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;扩大“卓越计划”立项规模,探索卓越中小学教师、卓越工程师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;深入调研,探索推进我校双学位教育(主辅修)工作和本硕一体化培养机制;继续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培养、订单式人才培养;加大国际交流,创新国际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及途径,扩大交流规模。
(三)强化课程内涵建设。按照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,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,顺应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,制定完善课程评价标准,及时调整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,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;加强课程教材的选择管理,选择优秀教材;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以及科研成果,开发校本课程;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作用,大力强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。
(四)深化课堂教学改革。向课堂要质量。逐步推进课堂教学小班化、信息化,倡导启发式、探究式、讨论式、案例式、参与式教学方法,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入手,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;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比赛,以赛带训,以赛促建,打造教师教学竞赛平台;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力度;加大视频公开课建设力度,建立视频公开课展示平台,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高质量的视频公开课程;加大校级“教坛新星”“教学名师”评选力度,推出一批名师、名课。
(五)提升教师教学能力。充分发挥省级教师能力发展中心作用,探索教师培训、能力提升新模式;落实“导师制”,完善老中青教师“传帮带”机制,发挥省级“教学名师”“教坛新秀”和“教坛新星”的示范作用;切实加强教研室建设,发挥教研室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促进作用;完善教师到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挂职研修制度,承担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中青年教师,应到中小学从事至少1年的教学工作。
(六)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。突出人才培养应用性,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。加大实验室建设,强化实验教学,完善实验设备,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,提升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,打造实验教学平台;加大实习实训中心建设,逐步建成设备充足、机制完善的实习实训平台;加大师范生见习、毕业实习、顶岗支教环节工作力度,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(幼儿园)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;强化对非师范生毕业实习、野外实习等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;强化与政府、企业及中小学校的合作,积极搭建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平台,将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集中起来,共同开展实践创新和人才培养;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培养,扩大“三字一话”培养和考核范围。
(七)提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效益。做好学校二期质量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;注重已有建设项目的成果转化;加强项目交流和资源共享;鼓励广大教职员工依托个人教学工作开展项目申报,依托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,加强课程建设,提升课堂教学质量;加强过程管理,制定多元化质量工程项目结项验收方式,更大程度地发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对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提升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。
(八)推进科教结合。推进“本科生导师制”建设,鼓励教师积极吸收学生参加教研科研,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以及科研成果,把发现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方式和科学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。指导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和各类实践,感悟和理解所学到的知识,并通过亲身体验来激发创新精神、培养创新能力。真正实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,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。
(九)健全教学管理制度。逐步完善管理制度,推进管理创新。修订或者废除不适合的管理制度,制定出台一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相关制度;强化二级学院的管理职责和能力;创新完善学籍学位管理制度,固化学生转专业改革成果;坚持质量第一,分类管理原则,完善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,形成多元评价体系;健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,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;加强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,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地位。